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章 军方的初瞥(1 / 1)

在李家俊关闭直播,心满意足地去盘算自己又赚了多少钱后,他并不知道,自己亲手导演的那场艺术秀,才刚刚拉开它真正影响力的序幕。

那段名为《蜂巢》的表演,被手快的网友第一时间录制下来。

紧接着,经过无数人的剪辑、配乐、和二次创作,以一种病毒式的姿态,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血洗了东国所有的社交媒体平台。

抖音、快手、微博、b站

无数短视频被冠以各种耸人听闻的标题,疯狂地传播开来。

《这不比特效牛?国产cg技术新巅峰!》

《卡梅隆看了会沉默,卢卡斯看了会流泪,国内大神一人打造史诗级无人机特效!》

《2025年度最震撼画面,没有之一!上千架无人机遮天蔽日,场面堪比科幻大片!

《我用显微镜看了一百遍,终于找到了主播的特效破绽!》

视频的评论区,更是彻底演变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声势浩大的真假大辩论。

特效党和真实党两大阵营迅速集结,在各大评论区展开了史诗级的对线,战火甚至蔓延到了各大论坛和贴吧。

“我敢打赌,这绝对是特效!你们看无人机飞行的轨迹,太丝滑了,一点延迟和抖动都没有,现实中不可能做到这么完美!”

“楼上的怕不是活在梦里?你仔细看看地面被旋翼卷起的灰尘,再看看每架无人机飞过探照灯时,光影在机身上的实时变化!这要是cg喧染,那成本能把阿里和腾讯的服务器当场烧了!”

“最关键的疑点难道不是操控吗?一个人,一个游戏手柄,操控几千架无人机?”

“操控怎么了?主播之前直播的时候,当着我们的面推导过‘蜂群协同作战算法’!你们这群新来的根本不懂!我们老粉都亲眼见证过!主包就是神!”

“哈哈哈,楼上这位老粉已经陷入个人崇拜了。算法?你还真信一个玩具厂长能搞出这种东西?散了吧,就是个顶级的cg艺术家在炫技而已。”

这场争论是如此的激烈和广泛,以至于迅速破圈。

甚至一些官方媒体,虽然不是顶级的,也被吸引了过来,用一种谨慎而又充满好奇的口吻,进行了中立客观的报道。当然所谓的中立客观,懂的都懂。

“某直播平台主播展示超逼真特效技术,或将引领国内影视工业新革命。”

“一场关于真与假的网络狂欢,背后是网友对国产科技崛起的期待。”

这些报道,无疑进一步扩大了事件的影响力,让“李家玩具厂”和“玩具蜂群无人机”这两个词条,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冲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榜。

一时间,全网都在讨论着那个神乎其技的特效,讨论着那个神秘的小李厂长。

而就在整个网络都沉浸在这场数字时代的狂欢中时,在东国一个远离喧嚣与炒作、地图上没有任何标识的地方,这段视频,也悄然落在了一张办公桌的计算机屏幕上。

东国,某高度机密级技术研究院。

这里没有网红,没有喧闹的弹幕,只有来去匆匆的、穿着白色研究服的科研人员。

技术应用三部,部长办公室。

孙大年,一个看起来四十岁出头,头发略显稀疏,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正皱着眉头,盯着计算机屏幕。

他就是技术应用三部的负责人,职位不算顶天,但在他这个位置,接触到的都是东国最前沿的军工科技项目。

屏幕上播放的,正是那段在网络上已经彻底传疯了的“蜂群无人机”表演视频。

这是他手下的一个年轻研究员,当作一个网络奇闻异事发给他看的。

“孙老师,您看看这个,现在网络上的特效都做到这个水平了,简直跟真的一样,太牛了。”

孙大年的第一反应和那个年轻研究员,以及网上绝大多数人一样。

‘嗯,不错的cg。’他心中想道,‘这运镜,这光影,这粒子效果国内的影视工业,确实进步很大。’

他甚至还在想,或许可以把这个团队挖过来,给他们的武器系统宣传片做点包装,效果肯定不错。

他端起桌上那杯已经泡得没味儿的浓茶,准备关掉视频,继续处理手头那份关于某个重点项目气动布局的仿真数据报告。

但就在他移动鼠标,准备点下关闭按钮的那一刻,他的手指,却鬼使神差地停住了。

不对劲。

一种说不出来的违和感,从心底涌了上来。

他的大脑告诉他,这就是一段制作精良的特效视频。但是他的直觉,那份在军工领域浸淫了二十年,分析过无数传感器数据和仿真影象的职业直觉,却在疯狂地向他发出警报。

他的眉头越皱越紧,将视频的进度条拖回了开头,点下了重新播放。

这一次,他的目光不再是欣赏,而是审视。

他死死地盯着屏幕上,无人机群从货柜里喷涌而出,在空中迅速集结成“云团”的那一幕。

太流畅了

流畅得有些过分了。

孙大年感觉自己的头皮有些发麻。

这不是电影里那种充满艺术感的、刻意安排的流畅。而是一种充满了冰冷数学和物理定律的、绝对理性的流畅。数千个独立单元,在同一时间,遵循着某种他无法理解但明显存在的复杂算法,进行着实时的动态调整。没有一帧的卡顿,没有一个象素的穿模,甚至连每一架无人机旋翼下方因为气流变化而产生的光线折射,都完美得无可挑剔。

这不象是“喧染”出来的。

这更象是对一个真实发生的“记录”。

‘这种规模的分布式协同算法其实时数据交换量会是一个天文数字它的抗干扰能力和容错率呢?’

一个个专业性的问题,不受控制地从孙大年的脑海中冒了出来。

‘如果这是特效,那制作这段cg的底层物理引擎,其本身的技术含量’

他心中一个个念头浮现。

他下意识地将视频再次暂停,画面定格在那由无人机组成的、对镜头“跪拜磕头”的火柴小人上。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着,陷入了更深的思索。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了。

一个年轻的研究员满头大汗地冲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档,语气焦急万分。

“孙老师!不好了!刚才收到的一个最新的测试数据,出了严重问题!模型在仿真某个关键阶段时,姿态调整参数出现了灾难性的连锁反应,整个模型直接在空中解体了!”

这个消息,如同一盆冷水,瞬间将孙大年从对无人机视频的思索中拉回了残酷的现实。

“什么?”孙大年的脸色立刻沉了下去,他猛地站起身,“把所有原始数据立刻调到我的终端上!!现在!立刻!”

“是!”年轻研究员立刻转身跑了出去。

孙大年快步走向会议室,他的大脑已经开始飞速运转,思考着可能出现问题的问题。

走了几步,他脚步顿了顿,目光再次落在了那个暂停的视频画面上。

他尤豫了一秒钟。

但旋即,他便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办公室,脸色凝重,脑海里已经全是那个参数了。

关于那段震撼全网的“特效视频”,已经彻底地抛在了脑后。

让子弹飞一会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